一體化雨水提升泵站是用于城市排水、雨水收集與再利用系統中的關鍵設備,主要將來自低位雨水口或容器內的雨水提升至更高的排水干管、蓄水池或再利用系統的設備。通過集成水泵、揚程控制、閥門、控制柜、進出水管路、遙測遙控和防堵塞設計,形成一個模塊化、可現場快速安裝的提升泵站單元,便于標準化施工、運維管理和后期擴容。

1.雨水采集與預處理:雨水經初步過濾、格柵清理,減少進水泵前端的雜質對泵、閥的損傷與堵塞風險。必要時設置初期過濾、沉淀或一級分離單元。
2.提升與輸送:多級或單級提升泵將雨水提升到設計揚程,送入蓄水池、雨水利用系統或排水干管。泵組通常采用潛污泵、離心泵、潛水泵等形式,依據介質特性和污水含固物情況選型。
3.水位與流量控制:通過液位傳感器、流量計和壓力傳感器,控制泵的啟停、變頻運行、安置旁路與排放閥,確保系統在設定水位與流量范圍內工作,避免水錘與溢流。
4.防堵與自清潔設計:格柵、孔徑設計、潛水泵吸水口及管路布局考慮防堵,必要時設置反沖洗或自清潔裝置,降低維護頻率。
5.防水錘與防震:采用緩閉閥、變頻控制策略、消聲設備和減震支撐,降低開啟/關閉帶來的壓力波動及噪音。
6.冗余與可靠性:在需要高可靠性的場景中,通常采用雙泵、雙路或并聯冗余設計,以確保降雨峰值時段的持續供給能力。
設計要點:
1.井道與腔體設計:井道結構要符合防水、防爆(如有需要)、防腐要求,充分考慮進出水口位置、檢修空間和排污限制。
2.進出水管路布局:盡量短直、避免急轉彎,設置合理的消聲與止回閥,防止回流與干擾。
3.格柵與預處理:初級格柵要能承受堵塞清理,且維護簡便,必要時設置自清潔功能。
4.泵組布置與維護空間:泵組應便于更換與維護,留出檢修間隙,確保冷卻與排熱通道。
5.控制系統設計:控制柜應具備防護等級、抗干擾設計及可追溯的運行記錄,具備報警、聯動與本地顯示功能。
6.防護與安全:設置防護蓋、防跌落措施、井道照明、應急排水或備用電源等。
一體化雨水提升泵站的安裝要點:
1.基礎與支撐:泵組、蓄水腔等部件需在穩定平整的基礎上安裝,防震、減震材料要到位,避免振動傳遞。
2.電氣接線與防護:符合當地電氣規范,控制箱、傳感器及電纜有防水、防腐與屏蔽處理,必要時設置雙回路供電與應急電源。
3.防水與排水設計:井道內要具備有效排水與干燥措施,防止積水對設備與人員造成影響。
4.排污與旁路設置:設置旁路、排污口及溢流閥,便于維護與防誤操作。
5.試運行與調試:進行空載、帶載、聯動和水錘測試,驗證閥門響應、泵速控制、報警與聯動邏輯。